保险中介服务转型升级:乘着科技的翅膀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08-07 09:26 · bladmin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喷涌而出的科技创新给保险行业带来了彻底的裂变升级。在“去中介化”与“泛中介化”的胶着中,保险中介的发展将走向何方?面对改变,保险业该如何防范科技创新中相伴的风险?在近日举办的2018中国首届科技赋能保险中介大会上,与会嘉宾就“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中介发展”主题向与会者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从赋能与发展的角度出发,看保险中介与中国保险的未来发展。
科技赋能保险新生态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中介领域的运用,对中介市场和服务场景将会有新的挑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论坛上发言时指出,当前取得的这些成绩表明,近千万保险中介市场从业人员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形势下,只有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以新作为带动保险业管理创新,进而拉动保险服务创新和保险产品创新,才能实现保险业的质量效益结构协调统一,才能赢得广大保险受益人和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在平稳健康、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从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王言提供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到,自2012年至2017年底,保险科技行业发生的私募股权交易总金额超过113亿元人民币。截至2017年,国内保险科技的创业公司成立200余家,其中获得私募股权融资金额约占全球保险科技行业的4%,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科技创新才刚刚起步,未来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有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BATJ”、新浪、苏宁等巨头已经入股了12家拥有保险相关牌照的公司。其中蚂蚁金服囊括6家,涵盖了寿险、财险、中介、香港保险牌照;腾讯入股众安在线与和泰人寿,2017年微保上线;京东正在筹备财险公司,且已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保险业务。可以预见,保险行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保险公司之间。
王言在谈到这一现象时表示:“互联网巨头凭借技术优势进入保险行业,并就此摆脱了对传统代理人模式的依赖,从场景切入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已成为传统保险公司的强劲竞争对手。”
“保险+科技”如何共舞
科技与保险的结合,已从营销渠道互联网化向科技深度赋能保险演进。改变与创新已成为行业共识,赋能与发展成为了保险行业的新方向。但还应看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中介领域的运用,对于中介市场和服务场景将会有新的挑战。
事实上,传统保险行业的痛苦由来已久,也一直困扰着业内人士。比如说产品设计差、同质化严重、研发周期过长;销售渠道成本过高、中间环节过多;消费者的实际服务体验差、索赔流程繁琐等。但这些问题也同时为互联网中介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与会人士认为,大数据、区块链、AI等技术在精准营销、差异定价、风控与反欺诈等领域的运用以及保险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日渐成为保险创新的主流模式。保险科技不仅实现了对传统保险行业的流程改造和效率的提升,而且还逐步重塑了保险业的商业价值链和生态系统。特别是随着我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科创公司等争相融入保险业,从而产生了对产品与服务技术和创新发展模式的更多要求。
新一站保险网国婷丽表示,现代移动支付非常便捷,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程度在不断提高,消费者更愿意尝试从网上选择独立代理人来购买保险产品。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人对保险的诉求,是对未来抗风险的预期和规划。未来消费者的诉求可能不只是保险产品能够覆盖,更多的是泛金融类产品的搭配组合。基于此,未来保险代理人可能会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做保险为主的泛金融类产品;二是做消费场景的渗透。
周延礼表示,近年来保险业在科技赋能方面已做了多层次的尝试,保险科技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很多产业的扩容,催生了许多新的业态诞生,保险产品创新应运而生,像网络安全险、家居房屋险和车险的延伸服务创新等。在销售渠道方面,保险科技渗透率最高的领域是销售渠道,线上聚合服务和比价服务使保险的“被动销售”转变为消费者“主动购买”;在产品设计方面,碎片化数据可有效整合利用,开发出互联网保险产品,从而适应网络经济、共享经济对风险保障的新需求;在服务体验方面,保险科技对行业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者体验改变都是靠保险科技的应用来推动。下一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中介领域的运用,对中介市场和服务场景将会有新的挑战。
明晰监管边界注重风险防范
“保险+科技”并不仅仅是将新技术运用在保险行业,而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底层技术为基础的商业模式、业务形态的融合创新。但是,保险科技在打造全新商业生态圈的同时,也随之相伴一些风险问题。面对改变,金融监管如何明晰边界,防范新的保险科技风险?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在新形势下,科技赋能监管的需求日益急迫,监管机构一方面通过推出新政来推动技术对保险的创新,同时也对监管科技提出更多的需求,监管科技将会在未来的监管中发挥主要作用。
周延礼提出,当前出现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网络安全风险。保险科技通过信息化重塑传统业态,未来,数据资源将会成为保险行业重要的战略资产,基于云端的数据记录有可能面临数据泄露风险,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风险防范也将逐渐成为未来保险市场的重要关注点。二是合规风险。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保险标的的性质,保险监管政策、监管规则、监管标准要相应调整,相关立法、精算、承保规则要及时适应风险的变化。三是操作风险。科技创新虽然提高了服务效率,但是产品的数字化、场景化、碎片化创新不当或过度,很可能产生操作风险,甚至声誉风险等,因此,金融保险机构,特别是中介机构要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同时他还强调,由于我国保险科技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就意味着保险科技本身以及保险公司运用保险科技都将伴随着各种风险和行业内外存在不确定性较多,这也对保险业自身的风险管控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险监管部门应当借鉴国际和国内金融科技监管经验和模式,结合国内具体市场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市场特色的保险科技监管框架。既要支持保险科技助力行业发展,释放改革红利,又要防范市场风险,维持保险市场基本面稳定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保险科技市场格局。
- 上一篇:保险监管与保险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 下一篇:保险中介市场竞争将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