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核心业务系统转型的原因及途径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09-12 17:15 · bladmin保险中介核心业务系统设计理念
面向服务的设计理念
保险中介核心业务系统采用了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方案,将传统意义上的业务功能细化成一系列单独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提供给代理人、经纪公司、保险公估机构、客户、业务合作伙伴、企业内部的其它系统甚至任何其它第三方使用,也可以灵活集成、组合成各种业务流程,使复杂多变的保险业务需求得到更好的支持。
在新的架构和技术配合下,保险中介核心业务系统可以有效组织和管理各种服务,自由地在应用服务器间传送信息,在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间转换传输协议、信息传输格式,综合不同的服务以完成各种业务功能及流程,使核心业务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核心业务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甚至保险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都可以更加灵活、方便且紧密的进行集成。
企业数据更准确完整,更有价值
保险中介核心业务系统在架构设计时创建了集中式的业务数据管理功能, 使业务数据可以从各个产品线、各个子系统有效的集中在一起,以保证业务数据更加完整、准确、可靠,并可以在此之上实现各种运营报表、综合查询等功能,方便对业务随时进行跟踪管理及绩效考核。如果将此集中的业务数据的信息量进一步扩大、分析功能进一步提升,则将建成企业级的数据仓库,可以有效地将数据进行归类、管理、分析,为企业的商业智能、绩效管理、成本分析、战略决策等提供有力的支持,最大程度上发挥企业数据的价值。
核心业务系统转型方法
核心业务系统的转型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应该协同考虑上层核心业务运营的转型以及底层技术架构的转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第 1 步:评估与规划
• 首先企业应当了解其外部环境、业务现状及未来的战略规划,评估经营战略,从客户和市场、产品和服务、网络和渠道等多个方面对企业整体的能力、目标、外部环境、机遇进行分析,确立企业的使命和愿景;
• 深入了解企业的 IT 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组成、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基础设施、IT 人员能力等等,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在明确核心业务系统与企业业务关联性的基础之上,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及现状,定义企业核心业务系统转型的商业目标和设计蓝图,明确企业进行核心业务系统转型的驱动力;
• 制订企业整体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路线图,确定系统转型的优先级与顺序,使转型的每个阶段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向最终的解决方案迈进。通过不断发现企业的问题、优化方向和实施计划,持续完善其发展路线图,并在动态的环境中管理投资机会,最终达成企业的战略和规划目标。
第 2 步:选择适用方案
根据诊断评估结果以及企业整体的规划目标,需要对企业的现有应用进行方案改造,选择真正适合企业现状及未来的核心业务系统转型方案。
• 废弃:对于商业价值低,并且可能维护成本高的应用,需要将有用的功能、规章和数据移到其他应用组合中,对价值较低而且应用不大的功能给予废弃。
• 替换:对于业务运营有重要意义,但缺乏功能或者技术质量的应用,需要将有用的功能、规则和数据转移到现有的或者新的有完整功能且高质量的应用系统中去。
• 重组:对于商业价值高但功能运营表现差的应用,通过重新设计,平台移植或者编码重构,以提高其运作效率。
• 重新选择组件来源:对于可以通过其它不同的采购方法获得提升的应用系统组件,需要进行评估,如果有必要可以选择其他采购途径,例如自行开发、合作开发、购买第三方产品等等。
• 重新排定重要性:对于比理想的维护、运营成本高的应用系统,根据商业价值重新排定其重要性,比如:通过临界级别评估或错误严重性级别评估,获得维护或升级的优先级。
第 3 步:设计保险核心业务架构
保险中介核心业务系统的业务架构设计,应满足客户和市场的要求,考虑经纪人、分支机构、层级代理、银行代理、同行的特点,提供面向商业和个人用户以及不同分支机构的分级权限管理。业务架构设计应包括业务组件、业务组件之间的相关关系、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等等,核心业务架构模块有客户及市场管理、风险和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和基础建设、渠道管理、产品管理、业务流程操作等。
第 4 步:设计保险核心应用架构
结合企业当前核心业务系统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目标,综合考虑、分析设计企业的保险核心应用架构。需要从功能模型、系统环境、运营模型等方面,规划核心业务系统转型的每个阶段所对应的应用架构设计。首先回顾目标环境的要求,定义解决问题的优先级与时间表,然后分析当前行业中先进的、成熟的应用架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现状,根据核心业务系统的战略要求,进行自上而下分析和自下而上总结,评估应用架构设计与现有业务系统的差距,评估由此带来的业务影响,再评估投资收益率,得到核心业务系统的最终解决方案,及其对应的应用模型、设计模型,最终达成应用架构的宏观设计。
第 5 步:设计保险核心技术架构
根据业务架构及应用架构设计的需求,进行技术架构的设计,获得用以支持核心业务系统高效运营的底层技术平台。技术架构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前期评估阶段分析的业务组件模型、企业的战略规划及其对应的业务增长量需求、应用架构设计的技术要求等等,结合企业当前的技术平台,为企业设计一个可以满足业务及应用架构设计需要的核心基础设施平台。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软硬件提供商的多种解决方案,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防火墙、基础网络设施、灾难备份服务器等等。
第 6 步:实施保险中介核心业务系统转型
根据企业战略规划与架构设计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核心业务系统转型,并通过应用整合、服务集成的方式,实现应用创新。具体的实施会涉及应用改进、编码转换、数据移植、企业应用整合、门户、业务流程管理和工作流、服务组件化等各项工作内容。针对不同的工作则采取相应的技术和工具,例如使用编码重组、重新模块化、设计及代码的文档记录、失效编码删除等方法进行应用改进;使用平台、操作系统、语言端口的版本升级解决编码转换的问题;使用信息和数据转换、基于规则的数据传递进行企业应用整合;使用内容管理、字段定义、网络访问技术实现企业门户;使用流程识别和再造、自动工作分配、商业活动监测实现业务流程管理;使用商业规则分离、应用重构、部件设计实现服务组件化。
第 7 步:数据迁移
数据迁移管理包括策略、设计开发、测试、数据清理等等,结合新旧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模型、业务逻辑,进行分析、设计、编程、测试、清理,以及最终实施数据迁移。数据迁移项目需要分阶段进行管理:
1)在数据迁移分析阶段,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制订详细、高质量的数据清理计划,细化数据迁移策略和解决方案;
2)在数据迁移设计和开发阶段,准备源数据抽取和详细的数据匹配(字段及数据值),进行设计评审、数据迁移编码和单元测试;
3)在数据迁移测试阶段,进行功能性系统测试、系统集成和用户验收测试;
4)最终在数据迁移实施阶段,需要进行数据迁移预演、真实数据迁移和迁移后评估。而数据清理则要贯穿数据迁移项目的各个阶段,提供数据的质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