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开启优胜劣汰,信息化是必须迈过的门槛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2-04-22 14:09 · bladmin数字化正成为后疫情时代生存新法则。
全球大变局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在形成新型经济形态,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量、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列成篇,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单列一章,要求“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足见我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一个数字新基建时代已经到来。放眼望去,钉钉、飞书、企微、华为Welink等综合型移动办公平台相继崛起,针对各自擅长的细分垂直领域给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在保险行业,数字化的进程则显得参差不齐,而作为一端连接市场、一端连接供给桥梁的保险中介机构,情况则更为复杂。
的确,保险中介机构在保险生态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保险中介机构的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市场地位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6月末,我国共有2621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其中有5家中介集团,494家保险经纪公司,1746家保险代理公司,376家保险公估公司。
但在当前保险市场体系中,保险中介机构在对接合作保险公司业务系统过程中,面临着对接支持难、对接成本高、对接周期长等痛点。尤其是一些中介机构自身还存在着合规经营水平低、风险防范能力差等顽疾,掣肘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信息化水平滞后可以说已经成为制约中介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系统在中介机构中普及率较低,大部分中介机构还在使用手工的方式与保险公司进行业务对接,信息流通效率已跟不上业务发展的要求,甚至成为引发风险的隐患。中介机构数字化升级迫在眉睫。
毕竟,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助于行业更好地履行社会稳定器的职责,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引导下,为这一进程按下了加速键。
可以预见,迈不过数字化系统建设的门槛、无法有效形成数字化经营能力的中介结构,将与行业的发展与市场的红利渐行渐远。而部分认识到这一点的企业,已经在加大自身数字化基建的速度与力度,在这个时代大趋势下,抢占发展窗口的的红利期。这个不进则退的数字化进程,也是市场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体现。